关于举办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柔性电子技术专业赛的通知
市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部署,深度融入长三角柔性电子产业协同创新网络,紧扣盐城高新区“产业创新引领区”目标定位,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关于举办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有关要求和部署,决定举办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柔性电子技术专业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柔性赋能·技创未来
二、大赛时间
2025年7月-11月
三、组织形式
(一)赛题方向
本专业赛以柔性电子领域的前沿引领技术及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为核心,重点围绕柔性电子技术在创新应用、先进材料、行业解决方案、大数据集成等方向的研发突破及应用实践、模式创新进行,挖掘柔性电子技术跨学科研发应用的深度价值与意义,聚焦产业融合大趋势下柔性电子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链融通。重点围绕以下赛题方向:
柔性电子材料:聚焦柔性电子产业上游材料的研发与创新,包括高性能柔性基底材料、导电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
柔性显示与智能终端:聚焦柔性显示技术的创新升级,如柔性OLED、Micro-LED显示技术,以及可折叠/卷曲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汽车)等;
柔性电池与新能源:聚焦柔性电池与新能源技术的融合,开发柔性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型能源存储设备等;
柔性电路与物联网:探索柔性电子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如可柔性电路板、及其下游的RFID标签等。
(二)参赛要求
参赛项目需符合专业赛设定的专业方向,项目产品具有一定的技术成熟度或已实际生产,或项目已进入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具体要求如下:
1、参赛企业应符合参赛专业方向,主要面向柔性电子相关产业,并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
2、参赛主体的相关资料必须真实、有效、合法,且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若参赛主体为企业,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已授权)且无产权纠纷,且为非上市企业。
(三)主要评价指标
项目的原创性;技术创新性、成熟度、行业先进性和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实际落地应用实践效果;在柔性电子领域的竞争优势;过往融资历史及产业化程度;团队的教育背景、行业背景等;具备落地盐城高新区的意愿及可能性。
四、实施步骤
(一)征集报名
1、报名时间:2025年7月下旬-9月中旬
2、报名方式:符合参赛条件的企业登录大赛官网(http://www.cxcyds.com)注册报名。大赛不向参赛企业收取任何费用。大赛官网是报名参赛的唯一渠道,其他报名渠道均无效。参赛企业应对报名所填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二)资质审查
9月下旬,赛事组委会按照本方案确定的参赛资质、专业方向,对报名的参赛企业进行资质和技术符合性审查,符合参赛条件且提交报名材料完整的参赛企业获得参赛资格。预计整体报名项目不少于100个。
(三)初赛
1、时间:9月下旬
2、评审方式:线上书面评审
3、评审流程及内容:采用线上评审项目计划书的形式进行。评委遵循同单位回避的原则,为每个参赛队伍随机分配专家进行全方位线上评审,根据大赛报名情况,初赛后遴选不超过30个项目推送至本专业赛复赛。
(四)复赛
1、时间:10月中旬
2、评审方式:线下封闭式路演
3、评审流程及内容:现场复赛采用“现场答辩,当场亮分”的评选方式,路演时间不超过8分钟,答辩时间不超过7分钟。邀请相关领域技术专家、投资专家担任评委。由评委针对参赛项目计划书和选手答辩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计算出项目平均得分。参赛成绩排名现场公布。预计决赛项目为15个。
(五)决赛
1、时间:10月下旬
2、评审方式:现场开放式路演
3、评审流程及内容:
大赛组委会负责决赛组织工作,依据“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由柔性电子领域的评审委员会成员,现场对各参赛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现场打分。由评委针对参赛项目计划书和选手答辩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计算出项目平均得分。决赛决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创新企业奖。
(六)项目服务
大赛初始报名阶段起,宣讲盐城当地产业环境及政策,切实为参赛项目提供资金、产业、场地咨询及对接服务,支持企业落地发展;大赛期间,积极与企业沟通需求,针对企业的需求安排园区走访,资金咨询等服务;大赛结束后,继续围绕参赛项目需求进行服务,吸引企业落地发展。
五、奖项设置
1、交通补贴:为了支持参赛项目的差旅需求,每个线下参与路演的项目将获得2000元人民币的差旅补贴。
2、奖项设置:设立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胜奖若干名,分别颁发荣誉证书。一等奖奖金20万元,二等奖奖金10万元,三等奖奖金5万元。
3、奖金发放:决赛奖励将依据落地进展分阶段发放,对非盐城的项目,在盐城高新区获奖后发放总奖金的30%,注册试运营后发放总奖金的30%,最后正式投入运营后发放剩余的40%奖金。
4、奖励政策:由盐城高新区管理委员会统筹相关奖励支持政策。对落户的项目,根据基金尽调情况,可给予一定额度的融资支持。
5、本专业赛荣誉证书由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柔性电子技术专业赛组委会办公室颁发,奖励资金由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颁发。
六、配套政策
(一)政策支持
1、人才政策。根据学历水平,设有梯度日常补贴及人才创业奖励,顶尖人才最高可获得3000万人才奖励;
2、专项政策。重点产学研、发明创造、高级科研平台等专项计划,最高可获得300万奖励;国家重大专项最高1000万奖励。
(二)创业生态
1、政府设立2000万元/年的产业按投联动资金;
2、“都科贷”“创新积分贷”等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
3、成立柔性电子技术应用创新中心,充分发挥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优势,搭建聚才引智、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的高能级技术应用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柔性电子技术成果产业化。
(三)人才、技术、金融全链条服务
组委会将组织系列活动,包括参赛项目产品展示、参赛企业与投资人对接等活动。鼓励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积极参与大赛的相关活动,并提供创业导师、培训、融资等深度服务,为参赛企业创造对接机会。
组织主流媒体及网络新媒体在参赛企业的发展动态、技术创新成果、市场应用情况等方面针对参赛企业进行跟踪报道,促进参赛企业品牌发展。
七、组织机构
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盐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长三角中心、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具体承办。
联系方式:盐城高新区科技人才局
董柏玉,15851049467
以上通知,希遵照执行。
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5年7月30日